H.264:DVR的核心技術
來源:安防知識網 編輯:數字音視工程 2009-10-20 00:00:00 加入收藏 咨詢

所在單位: | * |
姓名: | * |
手機: | * |
職位: | |
郵箱: | * |
其他聯系方式: | |
咨詢內容: | |
驗證碼: |
|
在短短的幾年里就成為了全球安防產業最受矚目的產品明星,極大的推動了安防產業數字化的進程。H.264是ITU-T的VCEG(視頻編碼專家組)和ISO/IEC的MPEG(活動圖像編碼專家組)的聯合視頻組(JVT:jointvideoteam)開發的一個新的數字視頻編碼標準,它既是ITU-T的H.264,又是ISO/IEC的MPEG-4的第10部分。
H.264和以前的標準一樣,也是DPCM加變換編碼的混合編碼模式。但它采用“回歸基本”的簡潔設計,不用眾多的選項,獲得比H.263++好得多的壓縮性能;加強了對各種信道的適應能力,采用“網絡友好”的結構和語法,有利于對誤碼和丟包的處理;應用目標范圍較寬,以滿足不同速率、不同解析度以及不同傳輸(存儲)場合的需求;它的基本系統是開放的,使用無需版權.
H.264的技術亮點
(1)分層設計
H.264的算法在概念上可以分為兩層:視頻編碼層(VCL:VideCodingLayer)負責高效的視頻內容表示,網絡提取層(NAL:NetwkAbstractionLayer)負責以網絡所要求的恰當的方式對數據進行打包和傳送。在VCL和NAL之間定義了一個基于分組方式的接口,打包和相應的信令屬于NAL的一部分。這樣,高編碼效率和網絡友好性的任務分別由VCL和NAL來完成.
(2)高精度、多模式運動估計
H.264支持1/4或1/8像素精度的運動矢量。在1/4像素精度時可使用6抽頭濾波器來減少高頻噪聲,對于1/8像素精度的運動矢量,可使用更為復雜的8抽頭的濾波器。
(3)統一的VLC
H.264中熵編碼有兩種方法,一種是對所有的待編碼的符號采用統一的VLC(UVLC:UniversalVLC),另一種是采用內容自適應的二進制算術編碼(CABAC:Context-AdaptiveBinarArithmeticCoding。
H.264的性能測試
H.264的PSNR比MPEG-4(ASP)和H.263++(HLP)明顯要好,在6種速率的對比測試中,H.264的PSNR比MPEG-4(ASP)平均要高2dB,比H.263(HLP)平均要高3dB。6個測試速率及其相關的條件分別為:32kbit/s速率、10f/s幀率和QCIF格式;64kbit/s速率、15f/s幀率和QCIF格式;128kbit/s速率、15f/s幀率和CIF格式;256kbit/s速率、15f/s幀率和QCIF格式;512kbit/s速率、30f/s幀率和CIF格式;1024kbit/s速率、30f/s幀率和CIF格式.
評論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