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建筑位于北京東城區國子監街,為中國元、明、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場所。1302年(元大德六年)建,大德十年建成。孔廟,門內院落共有三進,中軸線上的建筑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、大成殿、崇圣門及崇圣祠。有元、明、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198塊,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。孔廟從1928年起對外開放,供人游覽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后為首都博物館。 北京孔廟規模宏偉,占地廣闊,約2.38公頃,古建筑面積約有7400平方米,現有房屋286間,前后共三進院落,中軸線上依序為先師門、大成門、大成殿、崇圣門、崇圣祠五座建筑。大成門外東有碑亭、宰牲亭、井亭、神廚;西有碑亭、致齋所、神庫、并有持敬門與國子監相通。據《國子監志》記載,致齋所和宰牲所之南原有更衣亭和更房各一間。 孔廟珍藏豐富古跡眾多,而以石刻最為著稱。主要有進士題名碑、乾隆石鼓、十三經刻石以及明清石刻碑亭等。 為了給國內外游客創造個性化、安靜獨立的游覽環境,孔廟特別選擇了